歡迎訪問北京浩云律師事務所官方網站!

分享:

在線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別:
電話(*)
留言:

注:“ ( * )”號為必填項

行業新聞

  您的位置:首頁 > 相關資訊 > 行業新聞

非破產語境下勞動者權益救濟——以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拖欠薪資社保爭議為例

時間:2025-03-07 17:02:42 來源: 作者:

   非破產語境下勞動者權益救濟——以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拖欠薪資社保爭議為例

  在當今社會,勞動者權益的保護是維系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然而,對于小型民營企業而言,尤其在面臨經營困境時,如何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成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本文以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科技公司”)拖欠員工工資、社保費用及應付款項的案例為切入點,探討在非破產語境下,勞動者如何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一、核心爭議焦點提煉

  天津科技公司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規模較小,僅有四五名員工。然而,這家公司卻拖欠了員工的工資、社保費用及應付款項,且目前并無涉訴案件。更為復雜的是,當地法院以“民營企業特殊保護政策”為由,拒絕了公司的破產立案申請。這一系列問題引發了以下幾個核心爭議焦點:

  破產程序適用障礙

  當地法院拒收破產申請的法律依據是否充分?

  天津科技公司是否符合《企業破產法》第2條規定的破產條件?

  勞動債權優先權實現路徑

  拖欠的工資、社保費用是否具有法定優先權?

  應付款項與其他普通債權的清償順位如何確定?

  證據鏈閉合難點

  在現金支付工資的情況下,如何證明工資發放的完整性?

  社保欠費基數的法定核定標準是什么?

  二、法律依據及裁判規則解析

  (一)破產程序啟動障礙分析

  《企業破產法》第13條明確規定,國有企業的破產需經政府主管部門批準,但這一特殊規定并不適用于民營企業。然而,實踐中,一些地方法院可能出于地方保護主義或政策考慮,對民營企業的破產申請持謹慎態度。根據《全國法院破產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24條,對于明顯不符合破產條件的申請,法院應直接裁定不予受理。但這一規定并未明確“明顯不符合”的具體標準,給實踐操作帶來了一定的模糊性。

  (二)勞動債權特殊保護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應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賠償金標準為應付工資的50%至100%。《社會保險法》第86條則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保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0.5‰的滯納金。在破產清算程序中,《企業破產法》第113條明確將職工工資等勞動債權列為第一順位優先受償。

  三、證據體系搭建指南

  在勞動糾紛中,證據的完整性和證明力是勝訴的關鍵。對于天津科技公司的員工而言,應構建以下證據體系:

  勞動債權確認證據矩陣

  工資憑證:包括銀行流水、工資條、考勤記錄等,作為核心定案依據。

  社保繳費記錄:從社保局打印的繳費明細,證明欠費基數及期限。

  勞動合同:簽訂版本及補充協議,確認勞動關系存續期間。

  破產程序阻礙證據清單

  法院不予受理通知書:需載明具體拒收理由及法律依據。

  企業工商登記資料:包括營業執照、章程、近三年審計報告等,證明企業真實經營狀況。

  四、訴訟策略優化路徑

  在非破產語境下,勞動者可通過以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一)非破產法律救濟通道

  勞動仲裁突圍戰術

  主張拖欠工資賠償金,利用一裁終局制度快速獲得裁決。

  援引《社會保險法》第86條要求社保補繳及滯納金。

  執行程序組合拳

  申請法院將公司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對法定代表人實施限制高消費措施,增加其違法成本。

  (二)破產程序替代方案

  預重整制度運用

  通過第三方機構主導債務重組談判,制定“工資優先清償協議”。

  股東連帶責任追償

  未實繳出資股東在未繳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在法人人格否認情形下,主張股東連帶責任。

  五、實務操作要點提示

  證據固化技巧

  使用公證云對微信聊天記錄進行固化。

  申請勞動監察部門出具欠薪證明,增強證據效力。

  程序銜接策略

  勞動仲裁與執行程序無縫銜接,確保裁決的快速執行。

  破產程序受阻時,立即啟動普通民事訴訟作為備選方案。

  施壓手段創新

  通過“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進行投訴。

  在主流媒體發布企業信用風險警示,增加企業社會壓力。

  六、關鍵問題專家解答

  Q1:法院拒收破產申請怎么辦?

  可向上一級法院申訴,收集公司具備破產條件的證據,申請檢察機關法律監督。

  Q2:勞動仲裁能否直接主張社保滯納金?

  可以,社保爭議屬于勞動仲裁受理范圍。

  Q3:公司沒有賬戶如何執行?

  可申請法院查詢公司實際控制人財產線索,查封股權、扣劃關聯企業資金。

  Q4:能否要求股東個人償還公司債務?

  需滿足法人人格否認條件,如賬戶混同、資產轉移等。

  七、創新救濟途徑探索

  “執轉破”機制激活

  通過執行程序中發現公司符合破產條件,申請法院移送破產審查。

  職工債權人會議制度

  推動建立職工代表參與債務重組談判機制,保障職工權益。

  數字資產變現

  申請拍賣公司知識產權、域名等無形資產,用于清償債務。

  八、結語

  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案例揭示了民營企業破產困境下勞動者權益保護的復雜性。在面對類似情況時,勞動者應采取“階梯式維權策略”:立即啟動證據保全程序,固定關鍵證據;在勞動仲裁階段主張全額賠償;受阻時轉向執行程序,利用多種手段施壓。同時,對于破產程序障礙,可探索通過重整程序實現債務重組的可能性。

  實務中,建議勞動者委托專業勞動律師團隊,確保在6個月內完成證據鏈閉合,為后續訴訟奠定勝訴基礎。在當前法律環境下,勞動者應充分了解自身權益,積極運用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共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上一篇:破產重整中個人擔保責任風險防范——以外貿公司債務危機化解為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關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