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北京浩云律師事務所官方網站!

分享:

在線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別:
電話(*)
留言:

注:“ ( * )”號為必填項

行業新聞

  您的位置:首頁 > 相關資訊 > 行業新聞

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父母贈與算共同財產嗎?——基于《民法典》的法理解析

時間:2025-04-14 17:28:25 來源: 作者:

   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父母贈與算共同財產嗎?——基于《民法典》的法理解析

  一、父母贈與財產的歸屬判定原則

  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明確規定,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這一條款確立了父母贈與財產歸屬判定的核心原則:若贈與合同或遺囑明確指向特定一方,則該財產為個人財產;反之則推定為共同財產。司法實踐中,法院通過審查贈與合同條款、轉賬備注、財產登記等證據,確定贈與意圖的明確性。

  案例1:贈與合同明確指向性

  某案中,父母在贈與合同中寫明“僅贈與兒子張某個人”,法院據此判定房產屬于張某個人財產。該案例體現了書面證據在判定贈與意圖中的關鍵作用。

  案例2:轉賬備注的證明效力

  另一案中,父母轉賬備注“給兒子李某買房用”,法院結合其他證據認定該款項為李某個人財產。轉賬備注作為直接證據,在贈與意圖判定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二、贈與財產形式對歸屬認定的影響

  父母贈與財產的形式包括動產(存款、車輛)與不動產(房產),不同財產形式在歸屬認定上存在差異:

  1. 動產贈與的判定規則

  存款、車輛等動產贈與,若未明確指向特定一方,通常推定為共同財產。某案中,父母轉賬備注“給兒子王某和兒媳陳某”,法院判定該款項為共同財產。動產贈與的推定規則,體現了法律對夫妻共同財產的優先保護。

  2. 不動產贈與的特殊認定

  房產贈與的歸屬判定需結合登記情況。若房產登記在子女一方名下且無特別約定,司法實踐中傾向認定為個人財產。某案中,父母出資購房僅登記在兒子名下,法院判定該房產為個人財產。不動產登記的公示效力,在贈與財產歸屬判定中具有決定性作用。

  三、贈與意圖的舉證責任分配

  主張贈與財產為個人財產的一方,需承擔舉證責任。證據形式包括:

  書面贈與合同:明確贈與對象及財產歸屬

  轉賬備注:直接體現贈與意圖的書面記錄

  財產登記: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屬信息

  某案中,兒子主張父母贈與的房產為個人財產,但因未能提供贈與合同或轉賬備注等證據,法院未予支持。舉證責任分配規則,確保了贈與意圖判定的客觀性與公正性。

  四、特殊情形下的贈與財產歸屬

  1. 婚后共同還貸的房產贈與

  若父母贈與的房產存在婚后共同還貸情形,法院會區分房產歸屬與債務承擔。某案中,父母贈與的房產登記在兒子名下,但婚后夫妻共同還貸,法院判定房產歸兒子所有,同時要求其對配偶進行經濟補償。

  2. 借名買房的贈與認定

  若父母出資購房但登記在他人名下,需結合實際出資情況及雙方約定判定歸屬。某案中,父母出資購房登記在兒媳名下,但無證據證明存在借名買房約定,法院判定該房產為夫妻共同財產。

  3. 贈與財產的處分限制

  根據《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贈與人在財產權利轉移前可撤銷贈與。但若贈與合同經公證或具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則不得撤銷。某案中,父母贈與的房產已辦理過戶登記,贈與人撤銷贈與的請求未獲支持。

  五、司法裁判中的利益平衡原則

  在贈與財產歸屬判定中,法院會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贈與意圖的明確性:書面證據的證明效力優先

  財產登記的公示效力: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屬信息

  夫妻共同生活的貢獻:對家庭生活的實際付出

  子女撫養需求:未成年子女的居住及教育權益

  某案中,法院在判定贈與房產歸屬時,兼顧了贈與人的真實意圖與配偶的合法權益,體現了法律對婚姻家庭關系的保護。

上一篇:夫妻財產分割新解:婚前增值與分居收入的法理剖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關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