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北京浩云律師事務所官方網站!

分享:

在線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別:
電話(*)
留言:

注:“ ( * )”號為必填項

行業新聞

  您的位置:首頁 > 相關資訊 > 行業新聞

侵犯知識產權案件:如何確定責任主體與管轄權?

時間:2025-01-24 16:13:14 來源: 作者:

   侵犯知識產權案件:如何確定責任主體與管轄權?

  一、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如何確定責任主體?

  在侵犯知識產權案件中,確定責任主體是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打擊侵權行為的關鍵步驟。根據最新的法律法規,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責任主體確定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 侵權行為的實施者

  首先,直接實施侵權行為的個人或組織是首要的責任主體。這包括但不限于未經授權復制、發行、出租、展覽、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作品等行為,以及假冒注冊商標、侵犯商業秘密等違法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法院通常會依據證據材料,如侵權產品的銷售記錄、廣告宣傳資料、網絡交易記錄等,來確定侵權行為的實施者。

  2. 侵權行為的教唆者與幫助者

  除了直接實施侵權行為的個人或組織外,那些教唆、引誘、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個人或組織也可能成為責任主體。例如,提供專門用于侵權的工具、材料、設備等,或者為他人實施侵權行為提供場所、資金、技術支持等便利條件的,都可能被視為侵權行為的教唆者或幫助者。

  3. 侵權行為的受益者

  在某些情況下,即使個人或組織沒有直接實施侵權行為,但如果其從侵權行為中獲得了直接經濟利益,也可能被視為責任主體。例如,在假冒注冊商標案件中,如果某公司明知他人假冒其注冊商標并銷售侵權商品,但仍從中獲取利益,那么該公司也可能被認定為責任主體。

  4. 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主體

  在某些情況下,多個個人或組織可能因共同實施侵權行為而承擔連帶責任。例如,在侵犯商業秘密案件中,如果多個個人或組織共同竊取、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那么他們可能因共同侵權而承擔連帶責任。

  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管轄權如何確定?

  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管轄權確定同樣重要,它直接關系到案件的審理和判決。根據最新的法律法規,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管轄權確定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 犯罪地管轄原則

  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管轄權首先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行使。這里的“犯罪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例如,制造、銷售侵權商品的行為地,以及侵權商品的使用、銷售等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地方,都可能被視為犯罪地。

  2. 被告人住所地管轄原則

  除了犯罪地管轄原則外,被告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也可能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具有管轄權。這主要基于便利偵查、起訴和審判的考慮。如果被告人的居住地對于案件的偵察、起訴以及審理環節更為便利,那么當地的司法機構同樣具有管轄權。

  3. 優先權與移送管轄原則

  當存在多個司法機構對同一個案件均享有管轄權時,優先審理的司法機構具有管轄權。同時,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將案件移送到主要犯罪地所在的司法機構進行審理。這一原則旨在確保案件的公正、公平審理,并避免司法資源的浪費。

  4. 跨國案件管轄原則

  對于涉及跨國范圍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國際司法協助中的有關規定亦可以作為判定管轄權的參考標準。在跨國案件中,各國司法機構會根據國際條約、雙邊協定或互惠原則來開展合作與協助,以確保案件的順利審理和判決。

上一篇:不知情情況下法院判決后的應對之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關資訊

'); })();